近期有很多新入職同事的都向我請教這個問題,如何令大家對保險代理更有信心?無可否認,外界一直對這個行業 -保險agent一直有不好的印象 ...
保險佬 , 冇個好!(自拆招牌 xdd),很多人有這種誤解甚至不禮貌的說話,無可否認,社會一直存在保險代理騙人的情況,可能只是一小部分, 但就是這班不良份子, 就好比一滴墨水混進水裏,外界對保險代理的印象越來越差 !
Q.如何令大家對保險代理更有信心 ?
大約在半年前入職從事保險代理 , 雖然一開始已經預咗好辛苦 , 好難搵到客源 . 但想不到原來是更殘酷..(哭哭面)
同身邊朋友說我做保險, 他們有點愕然, 可能我敏感啦, 感受到開始對我有點避忌...( 有時開玩笑對我說,我沒有錢的,不要向我sell) 外界一直險代理呢行比較抗拒, 所以我衷心在此向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一下, 我應該怎樣做, 可以提升別人對我的信心? ( 我自問是誠實努力的, 不是說為了賺更多佣金而hard sell ,但如何才能可以令別人感受到? )
這正正就是現在很多剛入職的新人面對的難題 , 正在看的你是其中之一嗎 ?
作為一名曾經也面對相同問題 , 從事保險業15年的我 , 很樂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...
首先我想跟你分享自己遇過的經歷 , 同時也是每一位剛進入保險業的朋友都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就是家人朋友不支持.
這種不支持,有很多的原因,比如:
“你不適合做 sales !”
“你原本份工唔錯,為什麼要轉工?”
“你不用sell我啦 , 保險呃人的”
“你現在做保險太早了,如果你的經驗再多點、未來大家的觀念更成熟點……”
……
面對這些不理解,我們首先有必要搞清楚他們為什麼會不理解—— 反感、抗拒 !
1、覺得丟人。
“我家那孩子是賣保險的!”
"保險佬 , 冇個好 ! "(自拆招牌 xdd)
很多人有這種誤解甚至不禮貌的說話, 無可否認, 社會一直存在保險代理騙人的情況, 可能只是一小部分, 但就是這班不良份子, 就好比一滴墨水混進水裏, 外界對保險代理的印象越來越差 !
2、害怕你找他做推銷。
“你也做保險了啊?!現在我身邊好多做保險的朋友啊!以後可以多諮詢你們。”
“你不早點說? 我們家的保險都是我的那個同學一直在給我們辦。”
,你們怕不怕你的朋友今天很興沖沖地過來告訴你:我開始做保險了!未來有保險相關的需求可以找我喲!
好的是,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對保險有各種各樣的偏見,但是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接受和認可保險——這些都是客觀事實,以前聊得很多了,今天不談——所以真的是值得選擇的好時間。
接下來說說,面對這些不理解,我們應該“怎麼做”。
最近很喜歡一句話:“有沒有人聽你說話,很可能不取決於你說得對不對,而在於你有沒有說話的資格。”
相信很多人都羨慕保險高層 , 輕輕鬆鬆便過千萬年薪 ,很多下屬跟隨 , 但你究竟知不知道為何人家如此成功 ? 以下我分享自己如何用行動證明 (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!)
第一,每天都早一點到公司。
真的,入行的頭一年,我從不遲到(這個習慣從入行之初一直保持到現在)。
早點到公司和其他早起的鳥兒們在一起,會得到更多的正能量和經驗交流——而且,現在我能夠得到不少同業朋友的支持,也得感謝一開始留給彼此的良好印象。
第二,向比你優秀的人學習。
當你是一張白紙的時候,這恰好是你學習和成長的最佳時機,此時,學習的意願也是最強的。但是,這個時期也是最怕獲取到錯誤經驗和錯誤信息的時候——因此,去向最優秀的人學習他們的工作習慣、專業知識,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事,這是你贏得別人信任、獲得認可的基礎前提——專業過硬。
第三,向更多的人去講保險。
專業的東西,只有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愈加熟練並牢牢掌握——為什麼醫生需要拿死人開刀?嗯,保險就需要去找活人動嘴(開刀)!
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,其中有這樣一段話:
我: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我們的老百姓(客戶)是缺少教化的,從小就沒人教過我們正確的理財觀,當然,包括如何正確地運用保險。
某客戶:你們保險行業那麼多業務員,發展了20多年,咋會是缺少教化呢?說實話,像我們這樣,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知識、思維水平,都還是不錯的(他很謙虛);我並不排斥保險,但是並沒有覺得非得要買商業保險;去年你給我講了一次保險之後,我才第一次感覺“原來我好像還真是有必要買點保險啊,而且那麼便宜”。
講得多了,自己熟練了,同時也獲得了認識更多客戶的機會——在這個行業,沒有客戶、沒有收入,是沒多少人能夠堅持下去的。
我的頭兩年堅持得很難很難,因為我並沒有把“大量講”給做到位。所以,我後來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氣來補課。我給同事們講得最多的一個觀點:
“聽我講第二遍你們就煩了,覺得我講重複的東西。但是,只有我不斷不斷重複地講,我才能夠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都能立刻拿出來用;所以,你們要做的就是把今天從我這裡聽來的東西,變成是你們自己的東西!”
第四,專注於自己想要的(積累與提高)和能給的(專業化建議)。
我一直講:顧問應當以授人以漁而非賣人以魚為目的。
這是最能規避客戶“害怕被推銷”的心理的方式了;這也是達成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式——與其顧問了半年都只是在為了賣出一份保險,其結果也頂多是賣出一份保險;不如像我一樣,教會我的客戶如何用各種金融類別的產品構建一套資產配置方案,不僅賣出了保險,另外還包括配置中我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務。
所以你看,注重全方位的積累與提高(不限於單一類別)是多麼的重要。
相信我,把這四條做到了,自己的從業環境會越來越寬鬆和自如。另外講幾個容易被忽略的:
1)不要有“從陌生人”開始的念頭——有這個念頭只說明一點:你根本不相信這個產品能夠真的幫到身邊人。如果連確信這個產品的功能意義都做不到,就趁早別做這個工作!
2)對熟人要比對陌生人更加重視、更加專業——有人說,“不要用一副職業的形象去面對生活中的朋友。”扯淡!扯蛋!
我同意不一定永遠都是西裝領帶的正裝去見朋友、或者客戶,的確需要審時度勢視環境和對象調整自己的著裝——我就不多廢話了。
但是,不用正裝並不等於不需要專業的樣子:“得體的著裝”不等於“隨意的著裝”,“專業的方式”並不是“稱兄道弟的隨意”。
我常給我朋友說:我用15到25分鐘給你具體講一下保險的事情(可以是“讓你選擇”,可以是“給你推薦”,可以是“幫你分析分析”),我可能會問一些平時我們從來不會聊到的家庭和你們的收入情況。當然,你放心,這些屬於你的隱私,我是有職業操守的 haha。 ( 終於打完 , 很累了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, 加油 !)

留言
張貼留言